首页 >> 符咒 >>道家门派 >> 道教正一道之许真君净明派,道教净明派介绍
详细内容

道教正一道之许真君净明派,道教净明派介绍

鹿豹座下面给大家介绍下道道教正一道之许真君净明派供大家参考。净明道的历史可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由晋至唐的许逊崇拜阶段,二是由宋至元的净明道阶段,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微信截图_20230616153013.png

第一阶段的许逊崇拜,晋代就已开始,但晋代许逊还只是具有孝道思想的一般术士,对许逊的信仰和崇拜也只是一种带有祖先崇拜性质的民间神仙信仰,到南北朝时才受到道教的一定影响,因而与道教关系不大;唐代道士胡慧超对许逊信仰加以发展和利用,如造作了十二真君的神话故事,修建宫观等。至此,许逊信仰才开始被纳入道教,但并未形成道派。这一阶段胡慧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阶段自两宋之际开始,何真公在晋、唐以来的许逊崇拜基础上,附和灵宝,创立了净明道。何真公所创净明道,已具有构成教派的全部要素(组织、神系、经籍、系统教义、法术修炼等),并颇有个性特色,如以“净明”为教派名称,重视“忠孝”等等。南宋净明道虽具有较多旧三山道教特征,值从本质上考察,则应归人新道教之列。元代是净明道的发展成熟期,其代表人物刘玉进一步改造发展了净明道,净明道已演变为成熟、独立、具有鲜明个性的教派。就成熟来说,其教义更精致,更具理性化和世俗化;就独立来说,净明道已不依附灵宝教义;就鲜明个性来说,元代净明道与儒学(特别是陆九渊心学)进行了深人融合,进一步发展了净明道的忠孝思想(“忠孝为本”、“忠孝建功”)。元代末期,净明道向统治者上层靠拢,教义逐步走向混一,并归正一统领。

 

梳理了净明道的历史演进线索,就能够据此揭示出净明道的基本风貌,其风貌可以概括为:以传统道教基本教义为主要宗旨,以“净明”、“忠孝”为标志性教义,以许逊为祖师,以伦理为本位,以儒学(特是心学)为主要融合对象。

 

净明道贡献

道教与所有成熟宗教一样,极为重视道德伦理,因此被列人伦理型宗教一类。道教以伦理为核心的重要特征,在净明道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净明道的主要贡献也在于此。净明道从元代开始就明确宣称以伦理为本位,其伦理本位思想主要由“忠孝”观念和“正心诚意”的道德修养构成。“忠孝”观念在整个净明道历史演变过程中都受到极大重视。从晋代开始就有“孝”的崇拜,唐代“孝”被神秘化、宗教化;南宋“忠”、“孝”已被视为核心教义;元代正式提出“忠孝为本”、“忠孝建功”的思想。净明道的“忠孝”观念,既适合中国古代宗法伦理的需要,也与儒家伦理有天然联系,因此受到统治者和儒家的欢迎和赞同。

 

“正心诚意”原本为儒家孟子、陆学所提倡,陆学还将“心”提升为道德伦理性的世界本原,净明道将“正心诚意”纳入自己的教义体系,一方面加深了与儒家伦理的联系,汲取了儒家心学伦理的养料,另一方面更加增强了净明道“忠孝为本”的伦理本位思想。“正心诚意”与“忠孝为本”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将净明伦理教义推向了新的高度。

 

道教与儒、释的融合,主要侧重点在儒家,而与儒家融合的重心又在伦理教化方面。道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早在道教初创期的汉代就已开始,如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就吸收了《荀子》“礼有三本”、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思想,晋代葛洪又在《抱朴子内篇》中将道教修炼与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南宋金元新道教又融合了理学伦理思想。但从道教整体角度来考察,净明道集世俗忠孝伦理、道教传统救世度人伦理、儒家“正心诚意”伦理道德修养三者为一身,并且明确宣称以伦理为本位,这些都是超出其它道派的地方,因而在道教的核心思想伦理道德方面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也是净明道对道教思想体系的主要贡献之所在。

 

净明道发展历史

一是道教思想的渊源“杂而多端”,这已是学术界的定论,净明道的发展历史再次证明了这一定论。早期道教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鬼神观念和民间法术(特别是传统的长生成仙思想如神仙家,方仙道等),净明道前身许逊崇拜阶段,实际上就是传统的鬼神崇拜,如崇拜内容包括了家族世代对祖先的祭祀,对许逊“法术”、“孝行”“飞升成仙”的信仰等,这些内容均与早期道教接近,因此在唐代一并被道教所包容吸纳。北宋初《云笈七签》还将许逊列为道教谱系第三十六代。南宋净明道的度人教义和符篆法术依附灵宝派,并汲取张伯端内丹修炼思想,又在传统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下,独创了“净明”教义,呈现出多元的复杂构成。另外,元代净明道对陆九渊心学的深入融合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教派。心学的养料不仅丰富和提高了净明道乃至整个道教的理论修养,也是构成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是道教教派的分合较为自然,很少出现重大的对立和斗争,这与佛教等其它宗教派别内部常存在激烈斗争形成鲜明对比。净明道的历史演变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净明道初创时,估计受到坚持许逊崇拜的玉隆万寿宫抵制,但在净明道书中并未明确反映出来。从净明道创立以后的整个历史来看,净明道与其它教派的联系和分合都十分友好自然(包括理论和组织)。早在南宋净明道创立之初,金丹南宗创始人之一白玉蟾就在净明本山玉隆万寿宫中停留数年之久,并积极参与了净明典籍的整理工作,被净明道士尊称为“玉隆正书白真人”。元代净明道住持黄元吉、朱本初等与正一道也有不寻常的联系,归正一统领也似乎是自愿的。黄元吉以后的赵宜真,吸取全真、清微、净明教义,更身兼清微和净明两教派的嗣师,充分说明各教派之间理论隔阂不大,在组织上的分与合都是较为平和的。道教教派之间的这种包容性和吸纳性,不但增强了道教的理论生命力,促进了道教组织的发展壮大,也反映了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

 

三是证明了教派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净明教史上,初期的许逊崇拜与道教关系不大,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道教在晋代还处于分化期,道教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初期的许逊崇拜被逐步纳人道教,是在唐代。唐代社会特别重视道教,统治者对道教采取了超过其它宗教的崇奉政策,道教的理论和组织都在唐代得到很大提高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力由此大大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逊崇拜必然受到道教重大影响,因此向道教进一步靠拢。宋代(尤其是两宋之际),国难当头,战争频仍,人们遭受极大苦难,尽管统治者仍企图利用道教,但旧道教已不能担当消解人们精神痛苦的重任,时代呼唤新的教派。因此,新道教应运而生。作为新道教之一的净明道,之所以在南宋初创立,决不是偶然的,除了净明道自身的条件和道教的变革要求外,时代应该是最主要的催生剂。

……………………………………………………………………………………………………………………………………………………………

道观提供祈福法事超度法事牌位供奉神像开光周易预测咨询等服务!加道长微信lbzuopt,闲聊勿扰!

  • 电话直呼

    • 18158196058
    • 在线咨询 :
  • 扫一扫,微信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