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有什么风俗活动,大年初六有些什么风俗呢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一、大年初六的风俗活动
送穷
在传统民俗中,大年初六家中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寓意是送走穷困,以崭新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将穷气、晦气等不好的东西都送走,期望新的一年能够富足安康。
与立春相关(如果立春恰逢大年初六)
2025年的大年初六恰逢立春。立春是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时节,人们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调整好状态,送走坏习惯、坏情绪,用崭新面貌和积极心态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蒸花馍
有的地方大年初六有蒸花馍的风俗,花馍造型多样且富有吉祥寓意,通过蒸花馍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大年初六的习俗
1、打扫祭厕
在中国过大年的民俗中,过年到初五是不能往外打扫垃圾的,到了初六,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往外丢垃圾。
因为初六日是厕神紫姑检查厕所的日子,故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厕所卫生,可是现在的家庭都讲究卫生,图个干净,扫地都用扫地机器人了,再说厕所都是新式的卫浴,收拾厕所,更是无从谈起,故此,打扫祭厕的习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2、外出游玩
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
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人们用这个轨迹圈子,希望能够完美地圈住幸福、美满和吉祥。
3、抢财神
在初六这一日, 12岁的男孩(预示着六六顺),会被打扮成“刘海”的形象上街,他的身后背着5个用彩纸或者白纸剪成的小人,谁抢到这个小孩身后背着的小人,就预示着自己抢到了财神,而被抢夺者等于是扔掉了穷神。
4、送穷神初六这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送穷神。
中国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宋朝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每年除夕至正月十五,老百姓都习惯去庙里上香供灯祈福,年初一有烧头香、供子时灯的习俗。大年初五全国人民都会迎财神,据说这天是财神巡视人间的日子,年初五子时庙里都会供财神灯,给财神爷供香花灯果水,然后上午举行迎财神法会,道观为信众们补财库、开财门、还受生债。大年初九那天是玉皇大帝诞辰,这天全国各地都有拜天公的风俗,道观一般也会举行拜玉皇法会为信众赦罪祈福解厄。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天官赐福,民俗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亮灯讨个好彩头,道观有天官赐福法会。怎么在正月迎财神、拜玉皇、天官赐福,在道观开启一年好运,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本站。
……………………………………………………………………………………………………………………………………………………………
站内微信:周易咨询-道门拜师,文昌学业-事业官运-姻缘,受生债-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