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剪头死舅舅的由来是真的吗,正月理发死舅舅是哪里的风俗

image.png

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由来是真的吗

01中国古代汉人受到儒家文化和孝道的影响,重视发式和衣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成年男女通常会将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除了必要修剪,不会随意剃发。所以,在现代我们想理什么发型都可以,但在古代,这却关乎礼仪传统和制度,不可随心所欲地更改。“去发”的髡刑,就是一种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属于一种耻辱刑,三国曹操割发代首也说明古人多看重头发。汉人衣冠,历史悠久,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跨越了四千多年。汉服的发展与华夏礼仪文化紧密相关,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形成了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可是这一切到了清军入关后开始变了,顺治元年,满清军队打败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山海关,而入关的第一天就下令剃头。

02满族男性的传统发型是将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这种发型也被称为“金钱鼠尾”。

这种发型的好处是不影响视野,适合游牧民族马背上狩猎和战斗。但为什么清朝统治者非要让汉人也剃这种发型?而且入关之后第一件事就迫不及待要剃头?因为他们不自信,想要削弱汉族人的反抗意识,通过改变形貌体征,从心理上让他们屈从于大清的统治。可是“剃发易服”令引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感,认为是对汉文化的否定和侵犯。我们汉人衣冠流传了几千年,难道到这里就要断了吗?就算是外族统治的元朝时期,也没有逼我们剃发易服啊,而且元朝实行严苛的等级制度,汉人把自己整的像蒙古人反而是杀头大罪。

03改朝换代、换皇上坐江山,这些事很多人反应还没那么强烈,但是让剃头发却引起激烈反抗。当时,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走街串巷逼人们剃头,不肯剃头的就当场杀掉,把头悬挂在竿上示众,所以后来的剃发挑子后面都竖着一根竿子。顺治二年,清兵进军江南,占领弘光政权首都金陵,多尔衮随即颁布著名的《剃发诏书》,总体意思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历来受到文明教化的江南士子面对清兵的铁蹄十分硬气,坚决不肯剃头,最后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惨烈悲剧。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在清军暴力镇压下,最后多数汉人为了项上人头被迫剃了发。可是虽然屈从了剃发令,但总觉得对不起祖宗,既然明面上不能反抗,那就背地里“软反抗”——正月里不剃头,以便正月祭祀祖宗时心里好过一点。

那这跟舅舅又有何关系呢?其实真跟舅舅没关系。“正月不剃头”是表达对前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最后讹传成了“死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版《掖县志》里记载道:“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遍,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研既久,遂误作‘死舅’。”所以,“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实在没什么道理,只能当成一句民俗的笑谈而已,舅舅们还是十分安全的。


二、正月理发死舅舅是哪里的风俗

1. 风俗的起源

历史背景:这一风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当时,清朝要求所有男子剃发留辫,百姓为了怀念明朝旧制,选择在正月里不剃头以示“思旧”。

谐音讹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旧”逐渐被讹传为“死舅”,从而形成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

2. 地域分布

北方地区:这一风俗最初在北方地区较为流行,尤其是在顺治年间剃发令颁布的地区 。

全国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风俗逐渐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农村和传统文化较为浓厚的地区 。

南方地区:在南方一些大城市,这一风俗已经逐渐淡化,更多人选择理性对待这一传统。

3. 现代观点

理性看待: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看待这一风俗,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而非迷信 。

法律视角:在一些案例中,法院明确指出这一风俗并无科学依据,不应作为法律判断的依据。

4. 总结

“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一风俗起源于北方地区,后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尽管这一风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理性看待,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传统的尊重。


三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文化探源

在传统伦理观念中,“娘亲舅大”,舅舅在家族中地位较高,这一说法也体现了对舅舅的尊重,因此受到人们重视,得以广泛流传。从文化心理层面来看,在中国传统家族伦理观念中,舅舅在母系家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舅舅往往被视为家族中具有权威、能够维护家族利益与秩序的重要角色。因此,将“剃头”与“死舅舅”相联系,借助这种带有强烈警示性的说法,进一步强化了民众对这一习俗的遵循。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家族亲情纽带极为重视,这种以亲情为依托的习俗禁忌,能够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不敢轻易违背,从而确保了习俗的代代相传。《黄帝内经》提到,正月恰好处在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之时,古人认为应顺应自然,让头发自由生长,这也是“正月不剃头”说法形成的一个因素。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古人认为头发在此时应顺应自然之阳气而自由生长,不宜进行修剪。这种基于中医养生理念与自然观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滑县民众乃至广大北方地区共同遵循的民俗传统。滑县“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是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家族伦理观念以及传统自然观相互交织融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民俗禁忌,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教科书,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记忆,承载着民众对家族、传统与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俗文化宝库中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珠。


每年除夕至正月十五,老百姓都习惯去庙里上香供灯祈福,年初一有烧头香、供子时灯的习俗。大年初五全国人民都会迎财神,据说这天是财神巡视人间的日子,年初五子时庙里都会供财神灯,给财神爷供香花灯果水,然后上午举行迎财神法会,道观为信众们补财库、开财门、还受生债。大年初九那天是玉皇大帝诞辰,这天全国各地都有拜天公的风俗,道观一般也会举行拜玉皇法会为信众赦罪祈福解厄。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天官赐福,民俗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亮灯讨个好彩头,道观有天官赐福法会。怎么在正月迎财神、拜玉皇、天官赐福,在道观开启一年好运,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本站。

……………………………………………………………………………………………………………………………………………………………

站内微信:周易咨询-道门拜师,文昌学业-事业官运-姻缘,受生债-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拜文昌
  • 微信:lbz8277
  • 服务